提及安防行業,人們往往想到的往往是海康、大華、宇視等龍頭企業,加之近幾年安防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龍頭企業的發展可謂是“順風順水”,然而在這趟順風車上中小型安企的座位卻屈指可數,受市場疲軟的影響,國內部分中小安防企業已經接近“四面楚歌”的生存絕境,安防中小企業未來發展道路究竟在何方?
我國安防行業的基本行情
我國安防行業中中小企業占了絕大多數,因此中小企業的是否健康良好發展也影響著整個行業的發展。目前許多安防中小企業依然面臨著兩難的抉擇。首先國內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力成本也持續走高,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不斷抬高,為維持現有客戶,企業只能不斷壓縮產品利潤。由于中小企業沒有規模優勢,無法比擬大企業利用規模優勢抵消成本的上漲。導致企業無力通過企業自身積累來擴大企業生產,最多只能維持現狀。
中小型安企瓶頸在哪里?
一、強調價格,產品同質化嚴重
在安防中,以攝像機為例,深圳有大大小小的攝像機廠,大多數是規模小品質參差不齊的廠家,如今純粹靠賺取廉價的人工費來保持一定的利潤的商家仍然存在,因此競爭力弱,產品同質化嚴重。近年來,安防業界對山寨產品的討伐越來越強烈,似乎山寨安防產品成了影響大家生意的主要原因。其實冷靜下來思考,山寨產品就是中國安防企業加工制造模式的夙命,無論在模擬時代,還是在IP時代,山寨化是多數制造企業的核心經營模式。
二、創新能力弱,重市場輕研發
安防行業中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自身創新能力都非常弱,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當今的過剩經濟時代,完全不同于過去短缺經濟時代,不依靠產品創新贏得機遇,還在低端狀態運行,破產倒閉或許就在明天。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要么加快人才引進,加強新技術的應用,加快新產品的開發,提高企業的技術和裝備水平;要么借助外部科研機構的力量,協助自己加快技術的進步。
三、投資機構“嫌貧愛富” 企業融資難
融資難雖然過去就是中小型安企的難題,但將來會更難。銀行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嫌貧愛富”,尤其對于沒有任何背景、也沒有多少姿色的企業“丑丫頭”,銀行幾乎是不管死活。所以,對于運行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持續走低的民企,銀行融資將會越來越難,并將會直接影響中小型安企的正常運行。
四、多重因素導致企業轉型難
轉型早、轉型快、轉型準的安防企業,相信已經嘗到不少甜頭,而目前仍然停留在傳統手工作坊式、按訂單生產等方式的企業必定會面臨生存的困難。國內安防行業人力成本及營銷成本節節攀升,產品價格卻始終處于低端或低空區域;中小企業仍處于規模小、區域分布不均、綜合競爭力不足及投融資渠道不夠暢通的劣勢,這些綜合因素進一步加劇了安防中小企業轉型難的困境。
中小型安防企業如何逆襲發展?
一、抓住互聯網、物聯網的新商機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推廣,未來安防行業市場的競爭將不再是實體社會中的較量,而更多是在遍及全球的網絡中進行。終端客戶消費習慣向互聯網方向轉變已漸成趨勢,對此中小安防企業不應再聚集在單一營銷層面,而應拓展多重營銷模式,實現在新環境、新市場下的全面突圍。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綜合應用推陳出新,必將引領一場新的市場革命,在這股浪潮的沖擊下,國內安防中小企業能否抓住網絡時代的發展機遇,創新營銷模式,已成為企業發展轉型的關鍵任務之一。
二、加強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網絡化、高清化、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成熟,安防企業已經不能再單一地定位于訂單接洽、產品研發制造及銷售服務環節了,而應注意整合安防企業上、中、下游的產業鏈資源,因為未來企業的競爭已不是企業規模、產能及產品的競爭,而是取決于企業能否具備產業鏈資源整合的核心能力。
三、民用安防帶來生機
隨著安防民用化的程度越來越高,安防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何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推動安防產品民用化,將成為安防中小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絕佳途徑。如此說來,國內的安防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安防企業只有夯實基礎、打牢基本功,保持客觀冷靜心態,針對社會市場尤其是民用市場做多角度、深層次的分析,讓自己的產品在民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才能為企業爭取新的生存空間。
四、多元化需求下的細分市場拓展機會
隨著安防技術的廣泛應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對安防都有強烈的需求,安防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化,這對于中小型安防企業而言,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良機。隨著安防應用的拓展以及市場的不斷細分,很多行業、領域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場空間,對于小型安防企業而言,尋找到一個空白市場,量身打造滿足行業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將會獲得較好的發展空間。
結語:中國安防行業歷經30余年發展,市場已基本進入成熟階段。隨著各項新政策的不斷出臺,國家逐步加大對集團化、規模化、集約化大中型企業的整合力度,同時,傳統行業如家電等安防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和互聯網大佬也漸漸卷入安防行業發展的大潮中。在這樣雙重夾擊的背景下,中小型安防企業要想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則,必須及早轉換思路,尋求真正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